海外侨胞:中共二十大谋划未来 中国发展将更好地惠及世界******
(中共二十大·声音)海外侨胞:中共二十大谋划未来 中国发展将更好地惠及世界
中新社北京10月17日电 题:海外侨胞:中共二十大谋划未来 中国发展将更好地惠及世界
中新社记者 吴侃 门睿
中共二十大16日在北京开幕。海外侨胞受访时表示,对中国的发展成就深感自豪,坚信中国发展将更好地惠及世界。
指明方向擘画蓝图
俄罗斯华侨华人联合总会会长虞安林说,中共二十大报告回顾了中国过去五年的工作和新时代十年的伟大变革,科学谋划了未来五年乃至更长时期中国发展的目标任务和大政方针,激励着海内外中华儿女汇聚奋发奋进的正能量,形成同心共圆中国梦的强大合力。
“加强和改进侨务工作,形成共同致力民族复兴的强大力量。”报告中涉及侨务工作的表述让肯尼亚华侨华人联合会会长高玮深有感触,“这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对侨务工作和华侨华人的重视,近年来中国侨务工作及为侨服务的理念与时俱进,期待相关部门未来出台更多惠侨举措,为侨胞提供更多便利和保障。”
埃及华人华侨协会暨埃及开罗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会长付金丽表示,“海外侨胞为中国的发展成就感到欣喜,相信在中共二十大制定的蓝图引领下,中国经济将在高质量发展道路上不断书写新篇章,为世界经济复苏提供强大动能。”
“过去十年间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取得了历史性成就,海外侨胞与有荣焉。”博茨瓦纳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会长南庚戌尤其关注中国在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方面取得的巨大成就,“中国创造了减贫治理的中国样本,为非洲国家的减贫事业提供了有益借鉴”。
中国发展惠及世界
“报告为中国未来擘画蓝图,既描绘了中国发展,也汇聚着世界机遇。”日中韩经济贸易文化交流联合总会会长李长作表示,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中国提出的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等将继续在国际合作和全球治理中发挥重要作用。
法国《欧洲时报》采访中心主任黄冠杰表示,报告向世界清晰展示了中国未来发展的蓝图,既让中国人民意气风发有奔头,也让世界看到中国致力于推动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决心,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也为解决复杂多变国际局势中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开辟了新思路。
澳大利亚悉尼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会长王然表示,从统筹推进21个自贸试验区到建设海南自贸港,从颁布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商投资法》到《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生效,近年来中国形成了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的对外开放格局,相信未来中国开放的大门会越开越大,中国发展将更好地惠及世界各国人民。
汇聚侨力继续“搭桥”
报告指出,“动员全体中华儿女围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一起来想、一起来干。”德国纽伦堡中文学校校长李立说,华侨华人作为全体中华儿女的一部分,应继续发挥独特优势,为助推中外文明交流互鉴贡献力量。
欧洲华商联合会执行会长戴志广表示,“报告提及共建‘一带一路’成为深受欢迎的国际公共产品和国际合作平台。意大利是首个正式参与共建‘一带一路’的七国集团国家,旅意侨胞将充分整合技术和管理资源,继续助推‘一带一路’建设。”
美国《美中报导》社长江维表示,海外华文媒体将继续创新话语方式,完善全媒体矩阵,接轨主流社会,让海外民众认识一个更加全面真实的中国,感受丰富包容的中华文化。
英国中华艺术中心主任毛埴鋮表示,“报告谈到‘推动中华文化更好走向世界’,华侨华人可以从东西方文化契合点出发,探索‘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文化传播之路,通过能够唤起海外受众共鸣的艺术形式,助力中华文化海外传播。”(完)
童心相交两岸 “小天使”架金桥****** 海峡两岸和平小天使互访交流30周年——童心相交 两岸“小天使”架金桥 【《中国新闻》报记者 程小路 报道】30年前,中华全国台湾同胞联谊会(简称全国台联)与台湾中华企划人协会携手,共同发起一项青少年交流项目——两岸和平小天使互访交流活动。从1992年到2022年,共举办了35次互访交流,涉及数万名两岸同胞。 参与活动的2400多名“小天使”中,有很多人已长成“大天使”,与对岸小朋友一起玩耍的快乐时光,成为打破隔阂、增进了解的机缘。台海时有风雨,“天使”们的友情却历久弥坚。孩子、家长、老师、组织者……每一个参与其中的人,30年后依然在接力传递血浓于水的同胞情谊,散播爱与和平的种子。 ![]() “小天使”长大友情在延续 1月10日下午,一场主题为“童心同梦”的海峡两岸和平小天使互访交流30周年座谈会在位于北京市朝内大街的“台胞之家”(全国台联办公楼)举行。最早的活动组织者和近年加入的青年工作人员分享自己陪伴“小天使”成长的感受,畅叙希望。 “我是翁林宇,来自台北。第一次到大陆是1992年参加海峡两岸和平小天使活动,现在仍能回想起第一次到北京访问交流时的兴奋期待。”座谈会上,已迈入不惑之年的第一届台湾“小天使”翁林宇通过视频发来感言。 1992年8月,9岁的翁林宇和100多个小伙伴作为首批台湾“小天使”来到北京,他们参观了故宫,登上了长城,还去涿州影视城参加了央视中秋晚会的录制。 一个月后的9月29日,第一届大陆“小天使”抵达台湾。带队的时任中国儿童少年活动中心主任勾德元在桃园机场对蜂拥而来的台媒记者们说,“两岸多多交流,才能增进彼此的了解,只有相互了解,才能建立起深厚情谊”。 那一次台湾之行,大陆的20多个孩子住进当地接待家庭,和台湾的“兄弟姐妹”一起参观台北故宫,去阿里山看日出,还见到了红遍华语音乐圈的偶像组合“小虎队”。当时两岸没有直航,一行人在香港转机时,还在机场偶遇围棋大师聂卫平。 10月4日,在时任台北市长黄大洲举行的欢送晚宴上,勾德元感叹:“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我们海峡两岸是云雨相同,明月共睹,两乡是一乡。” 丰富的交流活动、高规格的接待和偶然的“奇遇”被定格在照片里,也成为两岸孩子的美好回忆。首届“小天使”成功举办,这架“童”心相交的金桥也由此搭建起来。 “如果没有参加活动,我不会同大陆‘小天使’建立难能可贵的友谊,也不会触发对大陆历史文化的浓厚兴趣,更不会来此深造发展。”翁林宇说,他后来进入北京大学深造,并留在大陆工作、生活,现在是上海一家台企的员工。翁林宇在“小天使”活动中结识的大陆小伙伴汤康敏也发来视频感言。同在上海打拼的两人时常联络,儿时的友情延续至今。 ![]() 台湾“小天使”首次来大陆不亚于“费翔旋风” 对于现在很多大陆家长来说,利用假期带孩子出境“游学”并非难事。但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两岸“破冰”之初,民间交流除了要克服交通不便,还要面临来自台当局的压力。 “小天使”活动创办人、时任台湾中华企划人协会理事长翁林澄曾回忆,当时岛内规定参加两岸交流活动的学生必须是高中生以上,这使第一批大陆“小天使”来台湾的活动一度陷入僵局,后来他们“动用一切可以动用的资源”,才终于获批成行。 当时,全国台联作为主办单位,未被台当局批准入台,年近六旬的勾德元只能独自担起带队的重任。首次赴台的28个大陆“小天使”成了岛内媒体追逐的对象,勾德元在这十几天里时刻紧绷神经,担心孩子们有什么闪失。首次大陆“小天使”赴台活动过去近20年后,勾德元还清楚地记得,回到北京把孩子们平安交给他们的父母后,“我们几个大人相拥而泣,终于可以放松了!” 翁林澄与勾德元已经故去。“小天使”活动的另一位开辟者、时任全国台联文宣部部长焦万曼来到座谈会,与接棒参与该项目的年轻后辈们分享当年盛况。她清楚地记得,首届活动近150名台湾小朋友来北京,在大陆产生的效应不亚于“费翔旋风”。此后30年,一批批少年儿童穿越台湾海峡,持续传递着民间情谊。 “三十而立”新起点交流活动将展现新特色 从1992年到2022年,30年间,海峡两岸和平小天使互访交流活动共举办交流活动35次,直接参与其中的两岸“小天使”超过2400人,涉及2000多个家庭、数万名两岸同胞。 座谈会上,全国台联党组书记、副会长纪斌列出上述数据。他说,“小天使”活动开两岸中小学生互访交流之先河,如今“三十而立”,面对疫情带来的新挑战,面对两岸形势的新变化,活动将与时俱进,让“小天使”活动展现时代进步新特色。比如近两年邀请“小天使”到南京、厦门,聚焦科技主题,让他们在快乐中学习,在学习中成长。 台湾中华企划人协会名誉理事长温明正也在视频发言中表达了对未来的希冀:“播种希望,看见未来,希望活动持续举办,让和平的种子跨越海峡生根发芽。” 30年间,两岸交流虽偶有波折,但民间交往的大门开启后便再也不会关上。全国台联原副会长史茂林说,“小天使”活动取得的丰硕成果是两岸主张和平统一人士共同努力的结果。“无论环境多么严峻,都无法改变两岸一家亲的事实。无论困难多么复杂,都无法阻挡两岸民众交流融合的心声。”(完)(《中国新闻》报)
|